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我国地理是如何区分南北方的

时间:2024-04-19 03:53:50 浏览量:52365

    南方北方怎么划分地图

    我国地理是如何区分南北方的?哪里才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比如说东北地区,认为过了山海关以外都是南方,而广东地区认为过了岭南以北都属于北方,其实,这都是比较狭隘的看法,广义上我国南北方还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或者说是以长江为分界线。个人认为秦岭淮河分界线更多是人文地理上的划分,而长江更多是自然地理上的划分。 另外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一点,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不是几何学上的一条线段,而一定是一条带状的形态,并且很宽,需要有一个过渡地带。先说说秦岭和淮河分界线,秦岭处在陕西河南西部,这一区域,基本上过了秦岭往南就是南方的气候,西安以北就是北方气候。不过,秦岭南北有很大的一个区域范围,所以是一个带状过渡地带。 淮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流域之一,虽然淮河当前有很多分支,而且因为当年黄河改道之时夺淮河入海,产生了很多淤积,所以当前淮河入海口模糊不清,但是淮河距海岸线仅有很短的距离。当前淮河主要集中在安徽以及江苏地区,所以,江苏地区也是我国跨越南北方的省份,苏北和苏南的饮食习惯以及语言,有很大不同。 另外就是有人简单的将长江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毕竟长江从西部的金沙江,横贯我国东西,以长江为分界线也可以说得过去。而且长江南北的文化也有些许差异,并且因为长江比较长是我国第一大长河,所以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确实是一条天然的南北分界线。但长江作为南北分界线的说法,没有秦岭淮河这一条线权威,也只是有极少部分的人,以长江为分界线。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如果南北以长江为界,北方东北地区会富裕吗?能到什么程度?

    假设如果真的是这样!

    就算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东北地区的物资再也不会被大量的消耗了,东北地区尤其黑龙江省的物资十分雄厚!试想一个省份的物资可以供应全国,如果只需要自给自足会是什么样?而且过剩的大量物资还可以出口全世界各地!各种矿业 石油 木材 煤炭 粮食 轻重工业 各种科研科技 武器……等等!而且东北地区解放的早发展的早,接触外界较早!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意识也比较超前!

    而南方也只有沿海一小部分可以依靠进口贸易,大量的物资都要依赖进口!进口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永远也比不上物资大量过剩的自给自足!

    假设如果真的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的话南北地区的经济会相差四十年以上的发展,就像韩国与朝鲜一样!不被拖累的东北地区会超越美国迪拜等很多发展超前的国家!

    但如今由北到南的发展是国家的发展方向!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不论各省各地的经济水平如何!老百姓贫富差距平均收入不被拉大,保存相当的水平才是整体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南北划分是以长江为界的吗?

    中国的南北方划分标准: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北方,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自然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自然气候明显变化.体质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性格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最大的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政治与军事比较活跃南方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以秦岭--淮河为界,各种差异都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正确的南北方划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长江南北分界?

    根据秦岭-淮河一线划分

    网上经常有南北差异之争,那么从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南北方真的有明确界线吗?你如何定义南(北)方人?

    我就想知道南北方是哪个人闲的,弄出来的?非的分个南北干啥?成天个叽叽歪歪的,争个没完没了,说好的团结呢?都是一个国家,想干啥?毛主席那会还能全国拧成一条绳努力奋斗呢!让咱们的文化,华夏文明也在世界上传播传播,也让咱们抬起头来让那些日韩,欧美,之类的崇拜崇拜,精神上不自卑,别老是媚外,就算穷一点也是一身正气!从内到外都充满阳刚之气,而不是娘炮之风。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是怎么来划分的?

    关于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有很多种说法,在了解这个南北方划分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中国地理区划和自然地理环境。

    按照地理区划划分,有几种划分方式:

    1、四大地理区划: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

    2、六大地理区划: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

    3、七大地理区划: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

    由于中国疆域宽广,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人文、经济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相比而言七大地理区划应用的更为多多一些,相比而言反映各地域的特点更为细致!

    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划分,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即“两线三区”,其中一条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自然界线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另一条线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连线。

    按照传统的饮食习惯划分,由于中国的主要主食为大米和面粉,因此又将以面食为主的地方称为“北方”,将米饭为主食的地方称为“南方”,即“北面南米”。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不能纯粹按照饮食习惯来划分南北方。

    一般而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是将中国东部季风区分为“南”和“北”,即“北方”是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南方”是东部季风区的南部,它主要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割线,将秦岭-淮河以北划为北方,将秦岭-淮河以南划为南方。

    比较巧合的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中国一月份时的0度等温线通过的区域,也是800毫米等降水线分布的区域,同时它还是中国暧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以及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因此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古代南方割据政权都以淮河为界,而不是以长江为界吗?为什么?

    我们经常听见“守江必先守淮”的军事用语,很明显这是将南方政权视为弱势一方,因此用了一个守字。其实中国古代南北对峙中,南方政权越过淮河北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当然放弃淮河一线退守长江的更是不胜枚举。所以淮河并不能单纯理解为南方割据政权的底线,它其实就是南北划分最直观的对立中轴线,北方政权的中心是黄河流域,南方政权的中心是长江流域,淮河正好趋于中间偏南的位置,使南北双方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有密切的关系。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以淮河至秦岭一线做为南北分界线,秦淮以南是以长江流域为核心区域,秦淮以北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区域。这种划分主要是自然因素所使,由于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南北方气候、环境、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乃至生活习性就产生较大差异,这也是我国古代南北对峙的地理基础。

    其实我国古代南北对峙的情况有一特点,除了魏晋时期东吴与北方曹魏、西晋的对峙属于汉人政权的南北对立。其余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南下占据北方,原汉人南迁形成南方政权,从而在中国形成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人政权的对峙局面。西晋衰亡后的十六国北朝和东晋南朝之间的对峙;北宋灭亡后形成的金国、蒙元与南宋之间的对峙;清军入关与南明的对峙,北方都掌握在少数民族手里。

    之所以强调少数民族控制北方,是因为他们的游牧特性造就了擅长骑射的军队,在南北对峙时,北方较为平整的地形能够将野战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所以他们对北方的控制较为牢固。这些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以后,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大大提升了组织效能,从而在政权形式上又能保持稳定性,于平原地区进行稳固统治的同时具备进取精神,常试图南下进行统一战争。然而他们久居北方,性习温凉,而不耐暑热,所以南征往往在秋冬时节。

    南方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得到深入的开发,这里的汉人没有畜牧业,只以农耕为业,相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社会文明程度、组织效能较高。农业发展对水利要求较高,所以南方政权在水利的经济开发、军事开发军强于北方游牧政权。即使是魏晋时期,北方虽是曹魏建立的汉人农耕政权,由于水系的天然缺陷,导致北方水军的发展相对落后,曹操当年征荆州前还要在河北大修“玄武池”,以便操练水军,返观东吴,军事要塞皆于江河沿岸,水师训练具备天然的水系条件。

    在汉人南迁,对抗北方游牧政权时,南方政权更注重军事秩序和纪律,训练严格,极其讲究部伍阵法,依托于南方水系更长于水战和守城战。与此同时,南方政权多能利用江河水系进行军需、民用的运输和调配,所以它们的北伐又多发生于春夏时节。上述规律其实也代表了南北对峙形式转变的时间特点,秋冬时节,北方政权更容易向南渗透,南方政权撤至长江一带进行守卫;春夏时节,南方政权更容易向北方发起挑战,将战线推进至淮河以北。

    换句话说,南方政权以江淮为战略缓冲,北方政权以黄淮为战略缓冲,守江必先守淮是针对南方政权来说的,那站在北方政权的角度又当如何呢?其本质与南方江淮的战略缓冲如出一辙,北方政权更看重黄淮一带。因为黄淮一带的地形、气候特点,可使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各自利弊参半。这个区域是平原旷野与江河水道都具备的区域,且寒暑季节变化明显,南北优势在此地区随时节交替,所以南北双方在黄淮一带易于陷入拉锯式的角逐之中。南北军事对抗的主战场一般都在黄淮平原,淮河至秦岭就成了对抗线,这条对抗线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有一定幅度的摆动。

    这种气候的具体表现就是淮河以南雨季长,江河水道纵横,能够削减北方骑兵的冲击力,南方政权往往在江河水道旁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主要通道,发挥自己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加上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多有不适,容易引发疟疾等传染病,也会削弱北方铁骑的战斗力。所以北方政权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的难度会翻倍增加,在无实足把握的情况下,北方政权最多是将战线拉至长江一线。而在淮河以北,雨季相对较短,气候干燥,河水流量有限,且冬季有冰封期,骑兵渡河更具保障。南方政权若越过淮河向北深入,由于陆上运输能力远不及北方政权,则会面临补给线过长的难题。

    综上所述,秦岭淮河这条地理分界线,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古代南北对峙的分界线。北方游牧民族趁中原政权的衰弱时,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南下入主中原,控制北方地区;原汉族政权多是南迁后,凭借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整合南方社会,依托江河水系的有利地形,保有半壁江山。

    秦岭可以明显的阻挡水汽,但淮河为什么可以成为南北分界线?

    淮河之所以可以成为南北方分界线,不是因为淮河具备阻挡冷暖空气的作用,而是因为南北方分界线所处的纬度与秦岭、淮河所处的位置基本一致,所以才形成了天然分界线。

    秦岭淮河直观区别

    秦岭和淮河虽然都作为南北方分界线,但秦岭比较好理解,因为是一道天然的山脉屏障,不但阻隔了人文风俗习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阻挡北部冷空气南下,以及阻挡南部的潮湿北上,相比之下淮河的存在确实没有什么物理功能,而更多是一条东西向的河流,但正如上面所说,淮河的纬度基本与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的纬度是一致的。

    从降雨分南北方

    淮河处在北纬32-33度之间,这一纬度基本是南北方雨带的天然分界线,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夏季都有梅雨季节,从南部的广东一直到中北部的江苏皆有分布,但是当跨越北纬33度,来到江苏北部的淮安境内,雨带基本就停止了,这是因为形成梅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到这里基本就消耗完毕了。

    南北方人文习惯

    另外,从气候导致的人文习惯上,也能看出淮河是天然的南北方分界线,淮河以北普遍种植小麦,虽然淮河以南也可以种植小麦,但因为阴雨连绵不利于小麦的抽穗、灌浆,更不利于小麦收获以后的晾晒,所以淮河以南主要是种植水稻,而淮河以北主要是以面食为主,这其实也是气候所导致的饮食习惯。

    气候分界线以纬度为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为南北方分界线促成了淮河,而不是淮河促成了南北方分界线,并且自然界的气候分界线,不是因为山体存在而促成,而是因为地球纬度,也就是太阳照射程度不同而最终形成的,如果单纯是以河流作为气候分界线,那么长江显然比淮河更具备分南北的潜质。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如何划分中国的南北方?

    先说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广东人潜意识都是认为广东以北的地方都是北方,当然这是狭隘的看法。

    那其实我们学习过地理之后都知道其实我国最为主要的区划就是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区。这四个地区无论是从自然方面、社会经济等方面都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主要是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那么这四者是如何划分的?

    这里涉及几条比较重要的分界线,分别是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么这三条线结合起来就把我国划分为了四大区域。如下图左上为一月0°的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左中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800毫米(大致和秦岭淮河一线重合)等降水量,上面一条为400毫米;左下为青藏高原边缘线;右图为四大区域图。所以假如在全国尺度上南北方的划分就是在青藏边缘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结合线以东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地区,青藏边缘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结合线以东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南方地区,或者我们也可以大致说是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南方。

    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如下图: 如果是在南北方里面区分的话就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划分方法,秦淮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更多有趣欢迎点赞关注,谢谢!!!

    湖北省到底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呢?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学界公认的观点是秦岭——淮河一线,以秦岭和淮河为界的科学性在于,这条线以南和以北在气候 农作物 饮食 民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

    从行政区划上来看,秦岭淮河一线大体经过江苏省淮安市,安徽省蚌埠市 淮南市 ,河南省信阳市 南阳市,陕西省商洛市等地,很明显湖北省处于比河南信阳 南阳更南的南方,在地理上讲湖北属于南方是毫无疑问的。

    从水系流域考虑,中华文明发源地有两个,也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两条母亲河所在的两个流域: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流域。在国人心中普遍认为长江流域是南方,黄河流域是北方。而湖北恰恰在万里长江的中游,并且武汉还是水利部长江委员会所在地,是治理长江流域的中枢机构,由此可见看,湖北应属于南方。

    从历史上看,先秦夏商周春秋战国均以中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为天下之中,东边称为东夷,西边称为西戎,北边称为北狄,南边称南蛮,湖北省所在的楚地,就是中原政权所说的南蛮之地。这样说并不是地域歧视,只是想说明在大家心目中,荆楚就是属于南方。

    从人文上看,所谓南船北马,南稻北粟,湖北人的粮食作物,饮食习惯,出行方式等也比较贴近南方。

    还有一个了供参考的指标,就是北方冬天供暖,南方冬天不供暖,不知道湖北冬天供暖吗?

    长江南北如何划分?

    一般以长江干流为界线,以北地区为长江以北地区,以南地区为长江以南地区。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长江是海路的延续,将内陆和沿海的港口与其他主要城市连成一个运输网,其中南京、武汉与重庆具主要作用。长江通过大运河与可通航的黄河及渭水相通,大运河还与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联系在一起。扩展资料:地貌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由江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阶梯。第一阶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横断山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第二阶梯为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第三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许多山峰海拔达6000m以上,终年积雪。金沙江段河流强烈下切,形成约2000km长的高山峡谷。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著名的虎跳峡全长17km,落差达210m。金沙江在四川省新市镇以上,只有部分河段可季节性通航。新市镇以下进入四川盆地。两岸为低山和丘陵,河谷展宽,水流平缓,可全年通航。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左岸有大支流雅砻江汇入。雅砻江,上游海拔在4000m以上,呈高原景观,河谷宽阔,径流以雪水补给为主。中下游高山峡谷,两岸山高达1000~1500m,河宽100~150m。

    都说江南是长江以南,具体的江南指哪一片?

    1、先我们来从字面上来看,江南二字,江南就是指的长江以南,毫无疑问的,那么广义的江南地域就大了去了,长江以南的省份有和自治区有十个,具体就是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贵州、云南、海南、西藏、台湾; 另外,长江还在很多省份和直辖市穿省(市)而过的,具体就是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重庆共五省、两市。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江南就是指的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贵州、云南、海南、西藏和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重庆的长江南岸的所有的地区了;就是传统所说的,长江流经了大半个中国,历经了十七个省、市、自治区,这些有长江的地方就有南北岸之分,就是所说的江南大地了;

    2、但是,长江的源头地区都在西部、西南,很多地方呢,都是很多水系交汇、交织的,比如说青海是三江源,西藏是世界屋脊,云南、贵州在云贵高原上,重庆、四川其实也在高原跟丘陵的过度地区,这些地方呢,其实对长江的认同感还不如对自己境内的大江大河的认同感,比如青海之如青海湖西藏之如雅鲁藏布江、四川之如嘉陵江、云南之如洱海、等等,而且,在广渺的西部大草原和大山上,长江文明也不是很突出的,鱼米之乡也谈不上的,所以这些地方就根本不是大家认可的江南了;再就是长江的一些末端,就是入海的地方,比如广东、海南、福建、台湾,都是临海省份,海的胸怀比江河的境界就宽广得多得多了,你说它是江南,还不如它是沿海呢,所以,这几个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

    3、那么好了,大家一直都比较认可的江南,一直到明清时代都是称谓为江南的地区也就这么八九个省份了,就是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安徽、江苏、上海这些地方了,这些地方自古就是沿着长江做生意的富庶之地,湖南的岳阳、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安徽的九江都是很好的通江达海的中转站,都非常繁华过,甚至沿着长江再往内陆延伸,也有过朱仙、凤凰、婺源这样的旅游圣地,其实,能够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底蕴、这么好的市场环境,完全也是依附着长江的航运兴起的;

    4、近代以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海洋贸易的发达,开始涤荡了河运、漕运的狭小空间了;那么,地处内陆的中部省份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就逐渐的式微了、衰落了,经济上就不足以跟有海运优势的沿海地区抗衡了,那么明代晚期开始,江浙沪就快速崛起了,到了清代,江浙沪就成了朝廷的钱袋子了,经济上就开始统领整个长江流域了,这个时候,人们印象中最好的江南的范围,也就逐渐缩小到了江浙沪一带了,不再是湖广熟、天下足了,而是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都开始南移,都把注意力投向了这个“小江南”地区了,所以,这个意义上的江南,就是江浙沪了;

    5、再细分、再推敲一下,上海自不必说,脱胎于苏州、嘉兴、松江府,自是江南最好做生意的地段,中国最大的码头,江苏呢,其实一直都有苏南、苏北之分的,两厢比较,苏北其实更靠近淮河、也就是安徽、山东,淮河文化更浓点,经济也相对落后一些;而浙江呢,其实浙东、浙西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发达,很多城市还不如安徽的城市那么靠近长江、那么是正宗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必然的成员。这样,精准的江南区域,就是怎么说都跑不了的、经济最发达、活力最强盛、原先也是吴越之地、说的都是吴侬软语、布局也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江南味道的城市就出来的,那就是上海之外的杭、嘉、湖,苏、锡、常,这个才是真正的江南!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