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山居秋暝》从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时间:2024-03-29 14:00:48 浏览量:86131

    山居秋暝人们常称赞他的诗句

    《山居秋暝》从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这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一首五言律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该诗在王维全部诗歌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唐代灿烂诗歌曲库中闪烁光泽的一篇佳作。它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通过对山水描绘寄情言志,含蕴丰富,像一幅山水画,呼之欲出,耐人寻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以素描的手法,铺垫了整首诗的基调。不加任何修饰的描写出了初秋傍晚雨后的山间景色。区区十个字,就把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全盘托出,给人一种清新淡雅宜人之感,为下面抒发诗人的情怀作了美妙的铺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句早已成了脍灸人口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吟诵至今。您看,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流过山间石岩,分明让读者听到淙淙的响声。一个流字,流出了无限情怀和畅想。清幽、淡雅,清脆、娴静,十个字分明又是一幅山水画呈现眼前,这既是作者想象的意境,又何尝不让读者生发陶醉之情。

    这首诗句,我年轻时曾经把它写成条幅,贴在办公桌后的墙上。办公室不能贴画,贴幅字总还不算毛病。记得当年曾引来一阵唏嘘。这唏嘘蕴含多种意味,我且不去想它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突然,竹林里传来一阵欢声笑语,打破了适才的寂静,是一群山村女子洗衣归家,亭亭玉立的荷 叶纷纷张开,用哗哗的响声欢迎她们驾着小小的渔船,顺流而来。在明月,松间,清泉的烘托下,映衬着浣衣女们的张张笑脸。这分明又是一幅美妙无比的生活图景,自然而言地映衬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爱慕和对美好生活的响往。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诗的诗眼到了,也就是关键时刻到了。如果单纯从诗面理解,是春天的芳香虽已歇息(散去),但那芳香时刻留恋着人们,愿意长久留在这如诗如画的生活之中。但从诗人当时的历史境遇和心绪上,则明显流露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暗寓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

    纵观全诗,诗情画意浓郁,简洁明快,读来如痴如醉,陶然其中不可自拔。可谓诗中上品,诗中精品。在整个唐代诗歌群体中,属于佼佼者范例。

    王维的诗《鸟鸣涧》,没有《山居秋暝》那样熟悉,怎样鉴赏这首诗?

    怎样鉴赏王维的《鸟鸣涧》?

    王维的《鸟鸣涧》是他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其人因事被贬至江南,此诗即在江南所写。写此诗时,唐朝处于一个安定的盛世时期。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岀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如下:

    人很闲适,桂花漱漱下落;

    夜很安静,春山寂寂空旷。

    明月初升,惊动春山夜鸟,

    时儿啼鸣,在那春涧心中。

    略加辨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之语,不可小视。它既表明春山空寂安静,又暗示当时的时代背景——唐朝处于自初年以来的盛世:开元年间。社会安定,人才有可能闲适。这种安静,是十分的安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很小的桂花下落,人是不可能有感觉的。只有在非常安静的条件下,桂花或飘于作者眼前,或落到作者衣服之上,或因为安静而让作者嗅到其芬芳,才有可能发现桂花下落。所以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而“夜静春山空”又起到启动下两句的作用。

    “月岀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寂静的夜晚里,在寂静的春山中,开始时繁星点点,布满天空。渐渐的月亮升了起来,本来很安心地睡觉的鸟儿看到月亮,也受到了惊动,于是在春涧之中时儿鸣啼几声。但是,它们只是鸣啼而已,并不是飞动,这就是表明环境安定,进而还暗示社会安定。你看,在三国时期,曹孟德不是有“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之句吗?那就是社会动荡的写照呀!月“岀”则鸟受“惊”,鸟“惊”则时“鸣”,使得整首诗的一个“静”字有了“动”感,是静中有动,以动写静也。花落、月岀、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得安静的夜晚富有生机。同时,通过个体的动,更显示整体的静,是动静相依。这里的动,就是以静为前提的。如果没有静,花落没有、月岀与否、鸟鸣了吗,都可能注意不到。这就是辩证法。

    20191108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说几句你们最喜欢的诗词,我喜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你们呢?为什么喜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维哪首诗最出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独自漂泊,在异地作客,每到佳节,都倍加思念亲人。兄弟们在登高祈福,大家头插茱萸,只是少我一人。

    品读古诗篇

    《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刚刚下了一场雨,天气渐渐变冷了。明亮的月光洒下斑驳的影子,清泉在石头上缓缓的流动。竹林里传来洗衣女的谈笑声,渔舟向下漂流,带动了莲叶。任凭这春意过去吧!我自然留连徜徉。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

    我有一个朋友姓刘,名清泉,取自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据说是因为小时候喜欢哭,哈哈!

    她老公姓许,名丹青,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军人。

    这两人名字放一起就是夫妻名啊!

    好吧,那个朋友就是我本人了,哈哈哈哈!小时候学到那首诗时全班都看着我,有人还故意把清泉二字念好大声,还挺开心的~

    《山居秋暝》这首诗属于什么题材?

    这首诗为山水诗,为我们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隐的生活意趣,清新而极富生气的氛围中,表现出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堪称王维诗的代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怎么理解?良辰美景,人与自然的感情怎么形容?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是唐

    代大诗人王维所创作的《山居秋暝》

    中前二句著名的诗句。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

    村的旑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

    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

    隐居生活怡然自得满足心情,以自

    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山居秋暝》诗中描述了:空旷的群

    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傍晚降临使人感

    到已是初秋。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

    松间明月的光照,石山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

    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

    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

    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

    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

    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

    的景色,为唐代的山水名篇,于诗情

    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

    理想境界的追求。

    全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

    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

    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

    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是一首什么的诗?

    从题材上看,《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原诗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首什么诗?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也是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词语解释】

    1.浣女:洗衣女。

    2.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诗文赏析】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山居秋暝》(王维)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 .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山居秋暝,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的人生态度?

    山居秋暝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厌恶官场,渴望隐居山林,过自在舒适生活的人生态度。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这首诗空灵优美,意境深远,共描绘了以下几幅画面:雨后空山,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竹林浣女,莲塘渔舟,惜别王孙。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地点,时间是,季节是?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山居秋暝被誉为诗中有画的诗句?

    山居秋暝这首诗中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山居秋暝什么?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苏轼评云:“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品读摩诘的诗,感觉诗中有画面感,看王维的画,感觉他的画中有诗意。)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什么诗?

    《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一开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王维受其母的影响较深,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傍晚十分,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时间、地点。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是入声,“照”是去声。声调由低敛而趋向高放,与月亮逐渐铺洒松林的景况相容。下句前四字全为齿音,末尾“流”字是舌音,发音由细碎而圆转,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不似苏东坡笔下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般豪迈奔放,却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照”写出月光倾洒的情态。“流”字却化出了声音。这不能不说诗人精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响的协奏。

    诗的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上联的所见之景写到所闻之景。先是闻到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再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他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勤劳的品质。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也陡添了诗的情趣和意味,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在静寂的秋夜雨后,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确,人是一切景物中的点缀。人的出现,会使原本美丽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灵动、飞扬的色彩和情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写静的写法,更衬出山林的“空”和“静”。

    清人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人说“一片自然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诗人笔下的景色如此清幽、明净、静寂。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由于母亲的影响,人生的挫折和屈辱,王维常将自己的身心沉浸在佛教的精神王国中,以求得超脱。佛教有所谓通过“禅定”“止观”的方式来体悟佛礼的做法。它要求人们屏弃杂念,唯存一念于所观照的物境。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安适、自如、明净的状态。“审象于静心”就是指这种通过凝神静观以体悟佛礼的方法。由于诗人的心境极为淡泊、宁静,不含任何杂念,所以一草一木,一泉一石,皆能打动诗人的心,所见的所闻的皆是美之所在,形诸于诗,则是空灵清净、平淡之境。

    诗的尾联,诗人大发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品味,其实这是诗人借《楚辞·招隐士》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经过我们的分析、品读,我们发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维笔下的景其实就是 诗人心灵的物化,只有借助外物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读来才会觉得韵味悠长,含蓄隽永,打动人心。

    谁能帮我写出山居秋瞑这首诗?

    秋季黄昏时的景色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可以看出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清凉带来了秋意。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洗衣服的妇女们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编辑本段]诗文意境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编辑本段]赏鉴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赏析二: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空山”是王维惯用的词语,耐人寻味。此处绝无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结合全诗来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层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二是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花源记》),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颈联拓展一步,进到人事生活,而这种生活出现在山中黄昏这一特有的情境中,便显现出迷人的色彩。上句写姑娘:一群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浣衣归来,结伴同行;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静的生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下句写渔人: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此情此景,让人心生羡慕,多么想,摇一船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来迎接又一个静谧幽美的夜晚;多么想,唱一池脆生生的渔舟小调去欢送又一个余辉掩映的黄昏。姑娘也好,渔人也罢,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自可想见竹林莲丛的茂密幽深,人们竟是裹在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里,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啊!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人们,勤劳纯朴,心性高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率性真诚,一派天然。难怪末联诗人要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尾联巧用《楚辞?招隐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王维反用其意,自成佳构,增无限趣味,“随意春芳竭,王孙自可留。”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另外,从全诗所用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皎皎明月,纯洁空明;郁郁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竹,修直挺拔;卓卓清莲,污而不染;……凡此种种,在传统诗文里面,都是一些清闲雅致,高洁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