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西西弗斯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时间:2024-03-28 21:06:35 浏览量:48652

    西西弗斯神话最好译本

    西西弗斯的悲剧说明了什么?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启示?

    西西弗斯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一个人物,

    今天小玉用电影和绘画的例子,

    来和你聊聊西西弗斯的悲剧和启示。


    1.西西弗斯是谁?

    西西弗斯大理石雕塑

    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非常有故事性的人物形象。

    他曾是一个非常强硬的国王,

    建立了科林斯。

    他绑架过死神让死亡这种东西从世间消失了。

    西西弗斯以其狡猾机智闻名,

    有一次他欺骗了冥王,

    他最后触犯了众神,

    众神祗们为了处罚西西弗斯,

    让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

    而由于石头太重,

    每次未到山顶就又滚了下来。

    因此,

    西西弗斯永远在做着把石头推向山顶然后又眼看石头落下的周而复始的动作,

    永远前功尽弃而没有尽头、周而复始,

    就是众神给西西弗斯命运的惩罚。

    最后,

    他的生命也在这永远无效的行为中消失殆尽。

    2.西西弗斯悲剧的第一个启示:不要欺骗和得罪能决定你命运的人,要信守契约!

    油画:亚当和夏娃

    即使没有听过西西弗斯的故事,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你也一定听过。

    两个故事中都暗藏着一个原理:

    他们都欺骗和得罪了能决定他们命运的有权力之人,

    西西弗斯是欺骗了冥王受到了冥王的诅咒,

    亚当和夏娃是欺骗了上帝受到了上帝的诅咒。

    所以,

    弗弗西斯式悲剧告诉我们:

    不要欺骗,

    要信守契约。

    3.西西弗斯悲剧的第二个启示:要有提前的安全意识,不要悔不当初。

    电影《恐怖游轮》正是借用了弗弗西斯式的故事情节,

    女主在带孩子周末去游艇一起游玩的路上遭遇了车祸,

    已经死亡的女主请求化身为司机的死神带她去码头并承诺她去看看就一定回来,

    但是最后女主没有信守对死神的承诺,

    于是在游艇和家形成了死循环,

    像弗弗西斯周而复始的推大石一样,

    想要改变结局却永远陷在了死循环中再也无法出来。

    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一幕很有意思,

    女主是个单身抚养自闭症孩子的餐厅服务员,

    她很爱儿子却也觉得孩子总让她生气,

    于是在去游轮玩之前,

    女主还暴躁的训了儿子——

    但也就是在她焦躁的状态下,

    开车和儿子去码头的路上发生了车祸——

    车祸导致了母子双双死亡,

    而带着对孩子的愧疚,

    女主遇到了死神并让她带自己去码头。

    而在其中的一个死循环中,

    女主深深的愧疚想要对孩子好一点改变这个死循环结局——

    而一切都太晚了,

    已经被死神下了“弗弗西斯式”诅咒的女主再也没有办法弥补死亡的结局,

    孩子和自己也不可能再活过来。

    也许如果她之前对孩子好一点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悲剧?

    也许如果她没有那么焦虑和急躁而是更主义安全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悲剧?

    就像弗弗西斯,

    如果他没有如此狡诈和刚愎自用会不会就不会得罪众神受到惩罚?

    世上没有如果。

    她的一切想要改变命运死循环的尝试,

    都是徒劳。

    所以,

    弗弗西斯式悲剧告诉我们:

    不要悔不当初,

    要认真的活在当下。


    感谢阅读,喜欢请尽情点赞收藏分享,不喜欢千万别勉强。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王阳明晚年曾将自己的心学概括为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下面我逐句解释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的要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

    因为,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一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

    所以王阳明常常说“存天理去人欲”(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 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

    这就“知行合一”。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铜镜一样昏暗不堪,因此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

    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

    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

    钱德洪是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因此把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无论什么根基的人,都可以凭借这四句话而领悟圣人之道。

    这件事就称之为“天泉证道”,是王阳明最后对学生们的教诲开示。因为说完这段话,王阳明便出征剿匪去了,并在半途病逝。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他这种思想的磨砺及与命运的抗争的方式,就象人类从征服自然战胜困境中得到了乐趣和自信。曾有人对他这个艰难得近乎恶作剧的重罚产生了同情,而西西弗斯却把这种同情看成一种耻辱。  从西西弗斯那里汲取了力量的人们,对“苦难”一詞有了新的解释,使人们从那不满和焦躁中解脱出来,从而领略到生命的愉悦和生存的喜悦。阴黯颓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勃发出生机。

    加缪的主要哲学思想有哪些?

    加缪的思想的思想主要是存在主义思想.我个人认为《局外人》写的好一些,主人公莫尔索是天才或疯子,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他是一个反抗社会,反抗常理的人.如开片“今天,妈妈死了。”紧接着 就是一转:“也许是昨天……”多么生动的描写啊!我认为加缪是一个唯我的人.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体现尊严。加缪在假设西西弗斯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象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由荒诞的出发点,萨特走向焦虑和不安,而加缪走向幸福,萨特是思辨后的结论,加缪却是激情洋溢的独断。

    加缪说的“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如何理解这句话?

    加缪的“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句话真是太有名了!在中国,喜欢他的读者没有不知道的。

    加缪的哲学不是本体论哲学,他不关心形而上学的东西,虽然他写过一篇研究形而上学的论文。他的哲学是人生哲学,探讨的是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的结论是人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世界是荒诞的,生存的本质也是荒诞的,或者说荒诞在生活与世界两者之间。

    《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小说里有一句话:“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做的选择都毫无意义,因为死亡迟早会来。”传记作家理查德·坎伯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人固有一死,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做的选择,在超出人类的个体利益(即需要、欲望、偏爱、希望等)意义之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这个解释并没有否定生活本身的意义,坎伯只是说人的选择和行为在上帝、命运、永恒价值、自然权利和历史规律那里没有意义。但是问题在于如果生活有其自在目的,那么为什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杀呢?

    人不是没有过幸福生活的可能,况且很多人正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人类的幸福很脆弱也很短暂。帕斯卡尔,这位令加缪为之着迷的17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在其传世之作《思想录》中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即每当想到人类脆弱不堪而且终有一死的自然困境,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安慰我们自己,就会悲从中来。

    想必加缪还受到过帕斯卡尔那个著名的 “死囚”比喻的影响,《局外人》也好,《卡利古拉》也好,《鼠疫》也好,所有的人设与空间都与死亡有关。帕斯卡尔的那个比喻是:一大群披枷带锁被判了死刑的人,“他们之中天天都有一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而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命运里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类境况的缩影。”

    既然人终有一死,那么再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加缪说,“自杀只不过是承认生活着并不‘值得’”。“一个人自愿地去死,则说明这个人认识到——即使是下意识的——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认识到日常行为是无意义的,遭受痛苦也是无用的。“

    不过,这种因为生活不值得一过而自杀的现象只是自杀表现的一种。加缪称之为“肉体上的自杀“,或者”普通的自杀“。对此,他的态度是坚决否定的。他给出的思考是,人不能自杀,荒诞与虚无不必然就推论出自杀。当世界继续以非理性与沉默的方式向人类展示其冷漠的面貌,人不应因“人皆有一死”或“万事虚空”“虚空的虚空”诸如此类的虑念而纠结甚至被压垮。

    加缪不仅不接受“肉体上的自杀“,而且对另一种自杀——加缪称之为”哲学的自杀“也予以否定。存在主义哲学家舍斯托夫、克尔凯郭尔、雅斯贝斯和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都被列入其中。加缪不信仰上帝,也拒绝永恒,他视那些有神论的信仰和种种哲学学说为形形色色的“跳跃”。他说:“各种形式的跳跃,匆忙跳入神性或永恒,沉溺于常人或理性的幻想,所有这些屏幕都是在遮挡荒诞。”

    加缪认为,这两种自杀其实是消极逃避,自我窒息与自残,是对荒诞与虚无的无条件屈服。与自杀相比,活着更需要勇气和激情。在否定和拒绝了“肉体上的自杀“和”哲学上的自杀“之后,加缪从荒谬入手推导出三种人生态度:

    一、反抗。 “反抗贯穿着生存的始终,恢复了生存的伟大”。

    二、自由。 人拥有“精神的和行动的自由”。

    三、激情。 什么是激情?激情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对将来无动于衷并穷尽既定的一切。人应当义无反顾地生活。“重要的并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尽可能地感受,这就是生活,而且是尽最大可能地生活。”

    加缪虽然外表上给人一种冷峻深沉的感觉,其实他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内心充满温情。他说:“我的整个世界都属于人间。……我以我的全部行动依恋着这个世界,以我的全部怜悯和感激依恋着这世上的人类。” “我对人关心,我对人类绝无轻视态度……在我作品的核心,总有一颗不灭的太阳。”

    西西弗斯能感到快乐吗?为什么?

    是的,他能感到快乐。加缪的著作《西西福斯神话》说:“应该设想,西西福斯是幸福的。”

    西西福斯被神判处把一块巨石尽全力推向山顶,巨石因自身的重量又从山顶滚下来,再推上去,再滚下来……如此周而复始!

    加缪说这是“无法描述的酷刑:用尽全部心力而一无所成。”

    我们把这个神话看作是我们人生的隐喻:明知一生操劳,或受尽折磨、煎熬,终免不了“一场空”,我们仍深陷其中,在注定无意义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如果接受加缪的说法,“存在是虚幻的,也是永恒的”,那快乐从何而来?幸福从何而言?

    加缪的意思是:既然这个世界就是荒谬的存在,那我们就接受这个“存在”好了,“体验一种经验、一种命运,就是完全地接受”。在接受的基础上,尊严和反抗就是我们生存的意义!他说:“人类唯一尊严的令人震惊的见证:顽强地反抗他的环境,坚持一种被视为没有结果的努力。”“没有蔑视克服不了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加缪说,“他(西西福斯)高于了他的命运,他比他的巨石更强大”!“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所以,“应该设想,西西福斯是幸福的。”

    概言之,西西福斯的幸福(或快乐)来自于接受并反抗现实的存在:一次次征服巨石,从骨子里蔑视神的惩罚(命运)!

    其实,抛开哲学观念,以我们的世俗眼光看,也是这样。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因为有了那“十之一二”,就值得付出那“十之八九”。就像一场暴风雨后,出现的美丽而短暂的彩虹依然让我们欣喜不已一样!

    什么是存在主义?

    不知题主希望从哪一个角度得到解答,此题难以一一深解,笔者只简单从几个角度略作回答,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存在”一词,有着追求自我确认的鲜明意图,是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存在主义”产生于一战后,一方面科技发展,经济繁荣,一方面宗教失落(上帝死了),资本世界物欲横流,战争频发,人面对处于对立面的世界感到惶恐、无根,之前人本主义的自信被摧毁,人难以确认自我主体地位与生存价值,可说此时的人被“异化”了。存在主义是以“人”为中心,坚持人的自由,肯定人的价值,高扬人性。无疑“存在主义”是对人异化的一种消解,正是当时人的迫切需要。

    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这一称谓由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第一次提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活于其中是烦恼丛生,会感到忧虑与恐慌。恰恰是忧虑与恐慌证明了“我”是存在的,是在真切感受这世界。人是自由的有着自我选择权,而“存在”是做出选择的前提,是意识思想指导行动的前提。笛卡尔言:“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几乎人人知晓,而海德格尔一举撕毁笛卡尔的哲学图画,认为人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存在的场和领域,这场的中心不是“思想”般形而上的精神实体。

    “人诗意的栖居”,存在主义对抗世界的异化,引导人自由地选择,顺从自我意志,这种打破牢笼追求自我的勇气不就是“诗意”的吗?人活着就该如此“栖居”。

    (作为补充,若题主感兴趣可以另作了解。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学者研究的都是“存在者”并非“存在”本身。“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前提和依据。比如一双农鞋,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它的功能用途,也就是作为“农鞋”的使用价值。当农鞋被磨破穿烂时,使用性降低,这时“存在者”农鞋的存在本质才渐渐显现,“农鞋”真正本体在去遮蔽后得以澄明。)

    萨特

    “存在主义”由海德格尔提出后萨特加以发扬光大。萨特的存在主义有一个中心和三个分论点。

    一个中心:存在先于本质

    这一观点与海德格尔所言相似,人生而自由,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而在自我选择之前人的“存在”是前提。人只有占据了一定时空和场而“存在”才可以做出选择。进一步,正是在不同场合下,不同岔路口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才塑造了如今的自己,也就是决定了“本质”。这便是“存在先于本质”。

    分论点一:世界是荒诞的,人生于其中而痛苦

    二战后世界的颓败,种族间相互屠杀,战争的惨无人道都让生存于期间的人感到渺小而无处安放。身外狂潮席卷,人的生命被随意践踏。即使是当下并非战争时代,商业化的潮流也会令自我迷失,会被机械物化。许多生活中身不由己的事情也会令我们感到痛苦。自然,确认自己的价值,安顿心灵便尤为重要,也就是一个经典哲学问题“我是谁?”“为何而活?”

    分论点二:“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简单说“自在存在”便是客观世界,“自为存在”便是人主体本身。若没有“自在存在”,“自为存在”缺少基础,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缺少“自为存在”,那么“自在存在”也就难以得到确认,自身蕴藏的价值也就难以被发现。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一论点与马克思所言“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似,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开发了物的价值也体现了人的主体价值与自由意志。

    分论点三: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

    正如题主所放图片,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入世的思想,是要用斧头砸碎这冰冻世界的思想,是对人道主义的关怀。与海德格尔一样,萨特的存在主义是向着光明和希望的,高扬人的自由,人可以自我选择,即使世界荒诞也可以凭自我之力来决定自我本质,而非消极被动。

    海德格尔与萨特都看重人的自为,人生是有希望的,这便引申出“未来意识”。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憧憬,当下的行为可以影响未来时这个人才是存在的。若一个人没有“未来”维度可言,那么他是绝望的,是难以存在立根的。

    (补充:“他人即地狱”也是萨特的思想,这一观点包含了存在主义的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题主若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

    萨特的作品《禁闭》《恶心》以及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都体现着存在主义思想。

    以上个人观点有不周处还望答友指出并加以补充。谢谢!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