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唯梦闲人不梦君全诗

时间:2024-03-29 02:03:38 浏览量:18402

    之梦闲人不梦君的前一句

    唯梦闲人不梦君全诗?

    酬乐天频梦微之

    [ 唐 ]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怎样理解唯美诗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谢邀请: 这首诗是古代诗人梦微之的杰作。写出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人情,对好友的故去发自内心的悲伤。字里行间流露出和友人的友谊,思念及怀念之情。这种友谊是真实的,纯粹的,不加杂任何瑕疵。可见友谊之深,情义之浓。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味得知不。

    看到此诗句,使我联想起我的二哥(一爷之孙)

    他的离去也有五年多了,从得病到去世一个多月的时间,表现的特别顽强,和病魔做斗争。

    他的音容面貌,时时浮在我的眼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二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我。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是二哥来及时劝解逗我开心,这样的好哥哥,为什么这么早就离我而去。每当想起,就泪湿衣襟。正应诗中,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白头。谢谢!

    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句诗?

    谈一谈你最喜欢你的一句诗?

    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诗原毛主席《沁园春雪》的主题诗句。它背景深远:作于1936年毛主席随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来到陕西的清涧县休整,恰巧下起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覆盖,脚下的黄河咆哮,毛主席诗兴触发,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

    它的战斗性强。这首诗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晚报》当时正是国共谈判时期,这首词的发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民争相传诵,各民主人仕赞不绝口,刘亚子先生称:千古绝唱。它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联合各民主人仕的动员令,更是刺透当局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把利剑。

    它蕴含非凡。俱往矣,把中国封建社会一笔代过,转向诗人的当今时代。极大的体现了诗人词风雄建大气,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抱负。欧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风流人物:是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它充满了希望。诗人奋笔激书,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定会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更富娆。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情怀。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这首悼亡诗写给谁的?为何如此深入人心?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其好友元稹去世九年之后所作的悼亡诗。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出处

      《梦微之》原文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微之》译文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有哪些两句不相连的诗,可以组合成一句极品诗句?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同样都是活着,可活着和活着决不一样!

    夜来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是什么意思?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啼泪纵横污损了粉颜,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一、夜深忽梦少年事   “夜深忽梦少年事”是白居易《琵琶行》里面的,表达琵琶女感慨人世沧桑的心情,下句是“梦啼妆泪红阑干。”意为: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啼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二、唯梦闲人不梦君   “唯梦闲人不梦君”则出自白居易的好友元稹的诗,全诗如下:   (一)原诗: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二)译文:   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有哪些诗句毫不相干,连起来却毫不违和?

    “仰天大笑出门去 无人知是荔枝来 ” 每次想起来都能笑半天,觉得这颗荔枝好豪放,性格好开朗,类似的还有(配图皆为清朝时期西方画里想象的中国)

    人生若只如初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垂死病中惊坐起,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指目陈胜。

    在天愿做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天堂有路你不走,学海无涯苦作舟。

    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

    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再而衰,三而竭。

    仰天大笑出门去,无人知是荔枝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卸不知。

    弟走从军阿姨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无心插柳柳成荫,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

    至今思项羽,雌兔眼迷离。

    有明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两岸猿声啼不住,不及汪伦送我情。

    老夫聊发少年狂,公然抱茅入竹去。.

    垂死病中惊坐起,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寄愁心与明月,奈何天地也无情。

    我心自如映月镜,了却君王天下事。

    悠悠苍天且看我,克复中原归明亭。

    爷娘闲女来,举身赴清池

    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

    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醒时同交欢,儿女忽成行。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恨绵绵无绝期。

    亡羊补牢,黄雀在后。

    京中有善口技者,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日啖荔枝三百颗。

    我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倚仗自叹息。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三顾频烦天下计,拔剑四顾心茫然。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朝选在君王侧,日啖荔枝三百颗。

    有朋自远方来,鞭数十,驱之别院。

    老妪力虽衰,波撼岳阳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将鸡洗净,洋葱、胡萝下均去皮,洗净后切块,锅中倒入油烧热,加入鸡块以大火炒至略黄,加入蔬菜和调味料炒约3分钟。加水煮开,滤出汤汁即可。

    有哪些上下两句不挨着,却十分顺口并意思贴切的诗词?

    上学那会,总感觉有些诗读着特顺口,直到某天天,被语文老师罚抄了几十遍,才知道这原来不是一首诗,

    1)忽闻岸上踏歌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上: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下: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此山中。

    上: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3)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下: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4)蒌蒿满地芦芽短,二月春风似剪刀。

    上: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总是情。

    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下:万水千山总是情,乱云冷月露峥嵘。

    6)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下: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7)两岸猿声啼不住,隔江犹唱后庭花。

    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朝辞白帝彩云间,夕贬潮州路八千。

    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9)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

    上: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下: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10)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哈哈,有没有觉得莫名的和谐,你还有啥好玩的诗句,欢迎分享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形容“万丈高楼”的古诗词有哪些?

    1、 《高楼》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唐]于武陵

    2、 《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唐]李白

    你听过最落寞的诗句是什么?

    问题:你所听过的最孤独的诗是什么?

    回答:我所听过的最孤独的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

    解释翻译与简析:

    原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清早起来,感到孤苦无依,若有所失。就失魂落魄地东寻西找,想找到点聊以依靠和排遣的东西,但亡夫赵明诚斯人已去,无法寻觅到他的踪迹,反而越找是冷冷清清,越感到凄凉惨淡悲戚。

    原诗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解析: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最难以让人保养身体。无奈之下,只好借酒浇愁,麻痹自己,借酒驱赶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孤单和愁绪,但几杯淡酒怎么能抵挡晚来罡风,怎能消解深入骨髓的凉意?

    原诗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解析:天上大雁南飞,年年如此,那大雁肯定是旧时相识。回想以前,诗人与赵明诚吟诗作对相对笑谈,指点江山的情景犹在目前,如今景物依旧,却人去楼空,留下诗人形单影只,正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物是人非,人鬼殊途,令人何其凄惨伤心!

    原诗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解析:窗外,满地堆积着飘零枯萎的黄花,“花自飘零水自流”,诗人再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 昔日与丈夫花前嬉戏,穿花拂柳,摘花门前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有谁与我共摘?自己忧伤而憔悴瘦损,独守窗下,苦挨白昼。正所谓“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已尽黄昏,但为何不见天黑!

    原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好不容易挨到黄昏,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无边丝雨细如愁,声声入耳,此情此景,柔肠百转,凄清冷寂,用一个“愁”字怎能概括?

    结论:《声声慢·寻寻觅觅》 以沉郁凄婉的笔法,反复吟唱孤单凄凉。 有如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曲终而伤感、孤独、凄凉的情绪还在读者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是我所听过的最孤独的诗。

    形容友情与深情深厚的诗句与诗歌有哪些?

    谢谢您邀请我回答问题!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深厚友情的作品浩如烟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三首赠别绝句,诗中所表达的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动了无数古今读者。下面我就赏析这三首传诵千古的佳作,希望您也能喜欢。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李白和王昌龄,是两位同时齐名的七言绝句大师。他曾以七绝组诗抒写重大的政治感情,如《上皇西巡南京歌》等。在这些诗中,他用写古诗的手段来写小诗,形成一种特殊的风貌。但是,总观其七绝诗,成就最高的却是一些赠别、怀古、游览之作。尤其是赠别绝句,更以其深挚强烈的感情和清新流利的风格为千古读者所赞赏。

    (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开元十六年(728年)诗人漫游到武昌时,于黄鹤楼上送友人孟浩然去扬州(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时所作。

    孟浩然(698——740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终身不仕,但在诗坛享有盛名,因此李白对他非常敬仰,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诗一开篇,即以“故人”相称,以示友情不同一般。“西辞黄鹤楼”,即辞别扬州之西的武昌城,自长江顺流东下。这一句交代了送别对象,送别地点,送别方向,表面只作叙述,其实包含了友人欲行未行,诗人与之依依揖别的动人情景。在这里,诗人只作简要交代,不展开细致的描写,乃是为下文的诗情迸发做了第一笔铺垫。

    “烟花三月”四字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又极概括地描画出季节的本质特征。想象一下,阳春三月,垂柳如烟,繁花似锦,万物生机勃勃,那浓丽的景色何等迷人!然而,就在这美丽的春天,老朋友却要顺流东下,泛舟扬州。当此阳春烟景,出游繁华的扬州,固然可喜可羡,但对诗人来说,则留恋仍所不舍。这一句,诗人仍只作一般叙述,并不过多渲染;对别情仍无一字涉及,含而不露。这就为末两句生动描绘作了第二笔铺垫。

    有了上两句的叙述、铺垫,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郁勃的感情,而任其象清泉一样迸射出来,恣意漫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而诗人自己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一叶孤舟鼓帆向东漂去,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下,天地间,仿佛只留下诗人孑然而立,望着万古不歇的长江在天边滚滚而流。诗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惜别和孤寂之感啊!这里,诗人完全摆脱了一般的写情方法,而将深挚的情思溶注进生动的面面中,使诗情画意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闭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昌龄也是李白的好友。天宝八年(749年),因“不护细行”(《新唐书?王昌龄传》),有碍封建礼法,触怒了朝廷,被贬到荒僻的龙标去做县尉。当时,李白已被从朝廷中排挤出来,心情苦闷忧愤,当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消息传来,他深感同情与不平,于是写下了此诗。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杜鹃鸟),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渲染出当时的哀愁气氛。既然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使直叙其事,“闻道”语含惊惜,表现出诗人得到消息时的不平心情。“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县。这里借指贬为龙标尉的王昌龄。“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之总称,均在湖南省)。这样,在动人愁情的暮春景色烘托下,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同情、担心而产生的愁情就显得更深更浓了。

    后两句抒情。友人贬往龙标,愈走愈远,相隔千山万水,而明月高照,千里可共。所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可以寄托愁情、传书送信的使者,让她带着自己的深情厚谊,追随着诗人的足迹,直到那荒远的贬所。这两句诗所展示的意境,在李白以前一些诗人的名作中已有表现,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随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歌,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通过诗人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但越是这样想象,越表现了诗人的愁情无法排遣,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无处寄托。这样,悠扬跌宕,一唱三叹,“遥有此寄”的主题,至此抒发得饱满酣畅。“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之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结尾甚妙,可谓“所思深矣”。

    (三)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此诗是李白漫游到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別赠友之作。相传他在桃花潭一带游览时,当地村民汪伦曾特地酿酒招待他,与他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又唱歌为李白送行,诗人很感激他,为此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因为是给乡村朋友的诗,所以贵在质朴自然。它既无深奥典故的运用,又无华丽辞藻的修饰,而一如出之口语,清新流畅,有民歌风韵又不似民歌。

    诗的前面两句写自己已经上船,将要别行,而汪伦却忽然踏歌来送,这两句既切合情理,又出人意外。因为“将欲行”而未行,所以可能听到“岸上踏歌声”;而先写听到的歌声,再写唱歌的人,这也符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诗人乘舟鼓帆,即将登程,并未想到有人来送他,因此闻歌声已觉突然,见汪伦更感惊异,意外的喜悦油然而生,撞击心房,奔流笔底。写意外之事,用意外之笔,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后两句因情设景,缘景抒情,眼前景,心中情,熔铸一体,妙造自然。这里用比喻、对比、夸张手法,抓住桃花潭水“深”的持点,来比喻诗人与汪伦之间友情的深厚。“千尺”已示不同一般,而“不及”二字又从反面烘托,将这种深厚的友情推进一层,显得更加朴素和深刻。这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不及”二字妙在将诗意转入更高的境界,只说友请不止千尺,究其实有多深,诗人不着一词,给读者留下有余不尽的想象。这样手法,亦正如郭熙《林泉高致》所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综观这三首赠别诗,它们在艺术上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就是诗人没有单纯地把它们当作临别赠语,没有直露地写他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是将友情与诗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用诗的语言和手法来表情达意。这样,就使这些作品不但具有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和借鉴意义。具体看来,这三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有这样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新奇别致的构思。这三首诗都写赠别友人,但每首诗又各有具体的情境,因而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新奇别致的构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写送友人远行的,因而开篇两句便叙事,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友人所要去的地方,为下两句抒情作了层层铺垫。结末两句因事言情,却不正面点出,而是在不动声色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深情幽意。这样,情寓景中,以景显情,避实就虚,虚实相生,“含有不尽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闻”友人远别后的寄赠,因而它不可能像前一首一样如实描写目前送别的情景,而更多地采用了一些“虚笔”,来描述诗人的想象。首句精选两种景物,点明季节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次句用“闻道”二字领起,叙事点题,暗示作诗原因。三、四两句赋物以情,化实为虚,曲折含蓄地抒写了诗人的感情。《赠汪伦》一诗构思也很别致,诗意多有转折。诗人将要别行,“忽闻”岸上歌声,此一转;闻声观望,见来者是汪伦,此二转;见汪伦专门来为自己送行,心中顿起感激之情,此三转;因为心中激动,便觉得汪伦与“我”的情谊像眼前桃花潭水一样深厚,此四转;进而又想到桃花潭水深不过千尺,汪伦之情何止于此!此五转。全诗就是这样层层转折,因事比兴,逐步开拓出一个深邃的意境。

    含蓄隽永的语言。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说诗晬语》)读完李白的这三首七言绝句,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反复涵咏,又有吃橄榄茶时那种美妙的回甘。这些美感的获得,取决于诗人含蓄隽永的语言。我们仅截取每首诗的结尾两句,就足以说明问题。《黄》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纯然是一幅泼墨淋漓的水墨画,那碧蓝碧蓝的万里长空,那滔滔滚滚的长江波涛,那消失在水天相接处的一点孤帆,无不显示出江空的高远空旷和江水的磅礴气势。但诗人所要表现的,远远不止于此,从“孤帆远影”“唯见”等词中也透露出个中消息。“孤帆”虽然是离别的友人所乘,然而送走友人的作者又何尝不是孤立江干?“远影”虽然是阳光下友人船帆的投影,然而孤立江干的诗人心中又何尝不投下了一片离别的阴影?“唯见”是伫立而未去留下的深刻印象。江水将友人的舟船带向远方,但仍在不息地涌流,独将诗人孑然一身弃诸江干,这是一种多么烦人的孤寂和惆怅!在这里,诗人立足于诗情,着墨于画意,诗情寓于生动的画意,画意包含着丰富的诗情,让读者透过字面,读到了更加丰富的“潜台词”,隽永含蓄,余味无穷。另外,《闻》诗结尾两句将明月的人格化,《赠汪伦》末了两句对汪伦送别之情的形象化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含蓄隽永的语言特色。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