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如何品评《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时间:2024-04-26 17:34:23 浏览量:92409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

    如何品评《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怎么评判《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一,只能回到孔子的时代来判断;第二,必须完整把握他的思想来确认。

    概括地说,孔子这个话,讲的是周代处理贵族阶层相互关系的政治准则和行为规范;核心思想,是反对“礼崩乐坏”局面,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

    那么,就不能按照后世,尤其不能以现代的认识来理解、套用。

    孔子上面这句话,语出《论语.季氏》。全篇十四段话,核心是前三段,这句话在第一段。

    首先,必须注意孔子这段话的前一句,已经框定了他所指的范围。

    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后面接着说了题目中的话。

    所谓“有国有家者”,西周,诸侯称国,大夫称家。

    天子,是西周等级最高的贵族,“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是周天子分封“享国”的亲戚,齐鲁燕晋等皆是,西周开国,一下子分封了七十一国。诸侯,是西周的二等贵族。

    诸侯之下,是大夫,大多是诸侯的臣属。《周官》,后来叫《周礼》,里面详细讲述了诸侯国内的官员配置。大夫也有封地,称“采邑”,亦称“家”。这些大夫,是西周第三等级的贵族。

    孔子,祖上曾是诸侯宋国的大夫,属于三等贵族。后来家境没落了,举家搬到了鲁国。

    总之,本题目的孔子这句话,是针对诸侯和大夫这样的贵族而说的。

    其次,必须按照孔子此话的原义去解读。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句话里的“寡”、“不均”、“贫”和“不安”,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据称为三国何晏所著的《论语集解》中,引孔子十世孙孔安国在《论语》此话下注解曰: “国,诸侯也;家,卿大夫也。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治之不均平也。”

    这个“政治之不均平”,指的是春秋以来,周王室衰微、诸侯失国。“不均平”,也就是不均衡,是没能“允执厥中”。

    所以,《论语.季氏》篇的第三段——“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云云。

    这是说,鲁国诸侯失去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手里,有四代了。

    宋代大儒朱熹,在自己的《四书章句集注》中,亦对《论语》的这段话做了注解。其曰:“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

    朱熹和孔安国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个解读,应该说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孔子的愿意。

    再次,孔子这句话,既反映了春秋以来的局势,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

    西周初年,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是为周公,亦称鲁侯。周公先后辅佐武王、成王,其子伯禽继为鲁公。

    鲁国,堪称西周的姬姓嫡国,十分重要显赫。

    但到东周,鲁国迅速衰落。鲁公失权,庆父作乱,到鲁宣公时,申孙、叔孙、季孙“三桓”擅政。

    这才有了本题目所说的,“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季氏,嫌自己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太少,准备把鲁国的附属国颛臾的版图和民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在鲁国为官,就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于是,孔子说了这句话,大意是,作为享有“国”和“家”的诸侯、大夫,不应该为自己的土地大小和所辖人口多寡而患得患失,而更应该为现在“政治不均平”的局面忧虑;不应该只琢磨自己财富太少,而必须为目前的社会不安定忧愁。

    顺带着,孔子还把他这两个在鲁公室做官的学生数落了一顿。

    总结几句。

    孔子对申孙、叔孙、季孙“三桓”,早有不满。

    这三家,在祭祖完毕时演奏天子之歌《雍》,孔子气哼哼地说,你三家的庙堂可也配!(《论语.八佾》)

    季孙氏在自己庭院里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气愤至极,说,如果这样的事情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论语.八佾》)

    那个时候,其实不仅仅鲁国是这样,其他诸侯国里,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在孔子这段话之后,他接着讲了一段话。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他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出兵征伐这样的大事,由天子作决定;天下政治黑暗,制礼作乐、出兵讨伐等大事,由诸候作出决定。政令出自诸侯,传国到十代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出自大夫,传到五代很少有不丧失的;家臣执掌了国家的命运,传到三代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政权就不能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那普通民众就不会议论纷纷。

    显然,当时的局面已经天子管不了诸侯;诸侯也管不了卿大夫——全新的大一统正在酝酿之中。

    所以,孔子才痛心疾首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

    翻译过来是——瓢不像瓢的样子,这还是瓢吗!这还是瓢吗!

    也所以,他才千方百计主张“克己复礼”,让诸侯大夫等等都克制自己的欲望,以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和礼制。

    或许是孔子这句话的含义异常明确,所以,后世引用的反而不多,只有几个不很著名的人,在给皇帝的上表中借此讲述调正不同行业税负比例的重要性。

    很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孔子这一整段话中,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的成语出于此。这个话,对封建王朝来说,不很吉利,大约凡重臣,大多不会以此来批真龙天子的逆鳞。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也讲了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前面话的延续——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讲的,也是封建统治者阶层的“萧墙之忧”。


    说这么多,最后还是回到开头说的,各个时代,有各自不同时代的语言,不一定套用某个古代说法,来判断衡量剪裁已经千变万化了的鲜活的现实。

    子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怎样理解?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意思是说,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当官的有当官的生活,平民百姓有平民百姓的日子。富人过着穷人的生活,就是吝啬鬼,守财奴;穷人非要过着富人的生活,就是败家子,装B。

    这段话来自《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这里的“素”是平时,现在之意。“素其位而行”,是说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就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愿乎其外”,是说不羡慕情况比自己好的人。“素富贵”到“行乎患难”,是分述“素其位而行”,无论是有钱没钱,当官不当官,或是居蛮夷之地,处患难之时,日子都得过。只是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过法而已。“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地位之下,都能自得其乐。“在上位不陵下”的“陵”是压迫之意,人居上位之时,不要以势压人,以富贵骄人。“在下位不援上”的“援”是攀扯之意。如果没有本事凭能力或得高位,不要试图让别人拉自己一把(因为德不配位会招来祸患)。“正己而不求于人”,要凭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就不会有怨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只要自己努力了。成不成功,不必太在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小人却常常冒险追求不当得利。徼,是求的意思,幸是不当得而得者。

    中庸,是做人处事的最恰当的方式。《中庸》和《大学》是相互联系的。《大学》讲的是内圣外王的途径。中庸,是方法。人生的修养是终生的事业。所以,对于中庸的微妙之处,难以把握,也就很正常了。如果真正做到了中庸,就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是一个最简单的行事原则,但却未必人人做的到。

    你对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是怎么看的?

    子路曾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子路之问,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遭遇一生当中最困厄之时的发问。这则故事记载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楚使人欲聘孔子于陈蔡之间,陈蔡大夫怕孔子不利于己,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及一干弟子不得行,绝粮。所从弟子大都情绪低落,心有怨尤,孔子却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而见孔子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章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乎?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又以同样的问题和方式问子贡。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尔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又以同样的问题和方式问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子路伉直识浅,在困厄面前直接了当地质问老师:“君子亦有穷乎?”意思是夫子您为天下贤能君子,怎么也有困厄而无计可施的时候。子路明显带有怨恨的情绪,并对夫子之道及其可行性产生怀疑。孔子也不客气,回复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在困厄时有定力,能够安守本分,而小人则在遭遇困厄时失了方寸准则,他就会不守规矩而肆意妄为。这就直接把子路归为小人一类,因为子路遇事浮躁,失了规范准则。

    孔子知道随从弟子们内心不爽,必有怨尤,于是设置了一个问题来考察弟子们的修养水平及定力。他问到:《诗经》上说“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们既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都被困于野外,难道我们的道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为何落到如此田地?第一个回答的是子路,子路在困厄中就从根本上对夫子之道产生了质疑,出现了信仰危机。怀疑夫子之道不伸,是由于其不仁;夫子之道不行,是由于其不智。孔子对其回答极度不满,反驳说,假使仁者的主张都能得伸,哪还有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和叔齐;假使智者的谋略都能得行,哪会有被剖心而死的王子比干?

    接着回答的是子贡,子贡虽然未从根本上质疑夫子之道,却认为夫子之道不能适应当时社会,难为诸侯所容,建议夫子稍贬其道以求诸侯之容,这就充分反映了子贡忧困不忧道的实用主义的品格。所以孔子批评他说,不修尔道而求为容,端木赐啊,你的志向不是很远大呀!

    最后回答的是颜回,他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子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颜回的回答,头脑清醒而又坚持操守,审时知世而又笃信夫子之道。颜回和夫子一样,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怨无悔,不会迷失信仰,动摇信念,所谓“吾道一以贯之”。颜回修养深厚,俨然有夫子之风,他的回答直入夫子之耳,大慰夫子之心!孔子由衷地赞许颜回,竟然这样对他说:“假使你将来富贵了,我愿做你颜氏的管家。”何其高的评价!

    “君子亦有穷乎?”君子当然亦有穷,穷然后见君子!君子固穷,不以穷而失道、贬道,穷当励志,其道一以贯之,挫而弥坚。道天生而不求为世所容,其道不一则已无道。道为足,容为履,岂有削足适履者?君子修道不求容,君子穷而不改其道,穷且不容然后见真君子!君子固穷修道,小人穷然后见斯滥也。

    (本文由子夏故坛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聊一聊你最熟悉《论语》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让你学到了什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巜论语,公冶长》

    敏而好学,是说聪明而爱学,不耻下问,就是放下架子,恳于向别人学习自已不懂的知识。"三人行,心有我师""学海无涯"这些名言警句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所学知识,都是有限的,就是当代的博士生也不见得知识全面,只是说他在某一专业方面研究学习的比较高深,而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科学都精通。意思是任何人对自已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向别人或老师勤于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已的知识不断充足,话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永无止境的。

    人除了一生中勤于好学处,还要有一个谦虚谨慎,戒娇戒燥的学习态度,即便是个飽学之士也要以一个小学生的姿态,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是什么意思?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翻译: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埃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