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古代和亲为什么不让皇帝皇子娶大汗的女儿呢

时间:2024-03-28 19:38:59 浏览量:88994

    古代皇帝会睡自己女儿吗

    古代和亲为什么不让皇帝皇子娶大汗的女儿呢?

    第一,和亲是被迫求和,或者拉拢,只有往外送,哪有往里拿的?第二,中原和亲一般就是漠北与吐蕃,这些地方的女人,中原皇族是看不上的;第三,女儿嫁出去就嫁出去了(虽然多不是亲生的),和亲的女人一般在番邦都是正妻王妃,如果娶个进来,该怎么册封?万一生了儿子得寸进尺想让番邦女人生的孩子做储君怎么办?

    中国古代和亲最出名的,反而都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朝代,汉朝与唐朝。

    汉武帝的亲姐姐远嫁匈奴,汉武帝的侄女远嫁乌孙,最出名的王昭君却只是宫女出身。

    唐朝的太宗、玄宗也都将宗室女子远嫁和亲过。题目所问的皇帝、大汗,满清时代与蒙古联姻,又与“和亲”所不同。清朝向来都与蒙古联姻结盟,有公主嫁出去,也将大量蒙古贵族娶过来,比如清朝很多皇后妃嫔都是蒙古贵族。而清朝嫁去蒙古的公主,大多都是不能怀孕的“石女”。。。

    大明不和亲是真的吗?为何朱祁镇娶了蒙古格格生下一个混血太子?

    《大明风华》的热播,让大家记住了朱祁镇娶了个蒙古格格其木格,还生下了个混血太子。这事很娱乐,但玩笑开得有点大。

    既然题主提到这个问题,那就说几句吧。

    01

    历史上和亲那些事儿

    说到和亲,自然会想到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等故事。不管是迫于无奈还是心甘情愿,都是中原王朝的公主远嫁西域或边塞,这是很狭义的理解。

    就比如嫁闺女是婚姻,娶媳妇也是婚姻。国人嫁给外国人是跨国婚姻,外国人嫁给国人,也是跨国婚姻。广义而言,娶一个外族的公主、格格,也是和亲。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姻很普遍。鲁侯娶了齐女,秦王纳了赵女,都是政治联姻,也是和亲的一种。

    汉朝的和亲,主要是把公主远嫁匈奴和西域,求得暂时的休养生息;大唐的和亲,是为了加强与吐蕃的关系,维护睦邻友好。

    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跨过婚姻,朱元璋不就纳了高丽(朝鲜)进贡的女子碽妃吗?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明成祖朱棣及周定王朱橚就是碽妃所生。

    不管出于何种情势,对于高丽而言,不就是昭君出塞或者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吗?

    大明朝不和亲,说的是不把明朝的公主远嫁异域,但不影响明朝帝王娶异域女子为妃嫔。

    02

    明英宗朱祁镇那些事儿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侵犯别国领地,明英宗自视甚高,看不下去了,想管点闲事,就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想给瓦剌一点颜色看看。

    瓦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是与蒙古族等一样,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后来并入蒙古族,清朝后期称作漠西蒙古。

    在明朝前期,瓦剌还是具备一定的势力。明英宗御驾亲征,不曾想,由于战术错误,在土木堡(今河北张家口怀来县)被太师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打得大败,不仅全军覆没,而且包括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六名大臣战死,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虏了。

    瓦剌抓到明英宗之后,以为奇货可居,趁机向大明朝讨价还价,想发一笔横财。

    毕竟是大明朝的皇帝,尽管做了俘虏,但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瓦剌对于朱祁镇开始还算客气。在此期间,与蒙古格格发生点故事,也未必不可能。

    在《大明风华》中,其木格是瓦剌也先的妹妹,看好了朱祁镇,以身相许,以期将来朱祁镇回到中原朝廷,做个皇后、贵妃啥的。

    当时的明朝正处在全盛时期,各方面的实力远在瓦剌之上,土木之变只是一场战役的失利,而且是很偶然的事。

    大明朝不需要用和亲的方式,与瓦剌求和,以换回明英宗。恰恰相反,大明朝就没把明英宗当回事,也就没把瓦剌当回事。

    当时,兵部左侍郎于谦建言孙太后立朱祁镇之弟朱祁钰为新君,拒绝与瓦剌和谈。

    瓦剌太师也先看到没有油水,一年后就把朱祁镇放了回来。朱祁镇是否带回来瓦剌格格,不得而知,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至于生下了混血太子一事,就有些扯淡了。

    03

    土木之变后,大明朝的太子更替。

    明英宗出征之前,经过孙太后批准,立年仅两岁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以异母皇弟朱祁钰为留守摄政。

    土木之变后,朱祁钰为新君。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皇太子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其子朱见济为太子,但在次年,朱见济就夭折了。

    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因夺门之变而复辟,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

    这是史书记载的事,朱祁镇有没有娶瓦剌格格不清楚,是不是生下儿子更不清楚,但绝对没有生下一个混血太子。

    作为太子的朱见深是纯种的老朱家的血脉,在朱祁镇被俘之前就已经两岁了。虽然因为土木之变,经过了废立,但血统没有改变,这是没有争议的史实,也不应该存有疑议。

    在古代,如果你看上皇帝的女儿,你会怎么办?

    感谢邀请!

    这个是难题了,看上皇帝的女儿,也就是公主了。所谓天高皇帝远,不知你是如何遇到这位公主?或者你也是朝中大臣,或者你是官二代?或者古代称的富可敌国的家族?

    总之你能认识这个公主,说明你还是有一定的地位吧,否则如何认识到她,难不成是像电视里的,公主流落民间或与皇帝下江南无意中认识的?

    我大胆猜测,第一点,你是在写小说吧,想在这里找到灵感,如果是古代民间的秀才之类的,建议就是发愤图强,考取功名,看是否有机可乘,古代可是有门当父对的,不比现在,或者你是哪国的王子,也有可能。

    第二点,如果你是富家子弟,官二代,那就要看二人缘分了,有多少机会可以接触到这位公主,当然,最好能文能武,除了想讨得公主欢心,最好还要讨得皇帝的欢心,让大臣们给你做主与皇帝举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点,不排除可以直接带公主私奔的可能,不过这要两情相悦,还要有巨大勇气。

    感谢悟空邀请,给小编一个穿越时空幻想的空间!

    刘墉是太后干儿子,刘墉娶了亲王弘昼的女儿,他跟弘昼该叫哥哥还是老丈人呢?

    这题目看得我莫名其妙。如果把电视剧当真,认为刘墉真是太后干儿子也就罢了,哪里又跑出来刘墉娶了弘昼的女儿?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首先,历史上的刘墉跟清朝皇室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他能够做官,一来是父亲刘统勋的关系(刘统勋为东阁大学士,乾隆早年深受信任的军机大臣,历任各部尚书、《四库全书》总裁等重要职务)让他在仕途上有了保障,二来是刘墉文采斐然,在乾隆十六年殿试中高中二甲二名,属于官二代加学霸。但是,因为清朝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仪容是有要求的,罗锅肯定无法入仕,故而刘墉不是罗锅,也就更不存在电视剧中所说的太后看到刘墉身有残疾还奋发苦读所以收为干儿子的事情(有些戏曲、曲艺说刘统勋杀二子刘墉逃走向太后求情就更扯淡了)。刘墉不是太后的干儿子,太后也不可能降尊纡贵去收一个汉人做干儿子。至于娶王爷的女儿做夫人就更不可能。清朝旗人汉人不通婚,刘墉一个汉人,想娶普通旗人都是不可能,更不要说王爷的女儿,刘墉的妻妾都是汉人。

    (乾隆白面无须)

    (六王爷老态龙钟)

    然后说电视剧,电视剧里刘墉被太后收为干儿子,这也就不去说他了。主要讲讲娶了王爷女儿这个事。电视剧里那个王爷叫“六王爷”,虽然没有交代这个六王爷究竟是什么身份,但从年龄来看,怎么至少也是乾隆的叔叔辈。乾隆刚出场还白面无须呢,六王爷已经老态龙钟了。而题主说的弘昼是乾隆的弟弟,怎么看也不能老成这样啊!再说,弘昼虽然是雍正第六个儿子,但是由于雍正实际上的第二个儿子弘昐早殇未序齿,所以弘昼的正式排行一直是老五,不可能被称为六王爷。

    那六王爷是谁?纯粹是个虚构人物,因为跟那个历史人物都对不上。看年纪,至少是乾隆的叔叔或者叔公,但是康熙的兄弟全都比康熙活的短,一个都没活到雍正朝,更不要说乾隆朝了,所以不可能是乾隆的叔公。最可能是乾隆的叔叔,但是乾隆的六叔是雍正的同母弟弟六胤祚,胤祚在六岁时就早夭了,怎么可能在乾隆朝出现?更不可信的是电视剧中还有八王和九王。而雍正的八弟胤禩、九弟胤禟是雍正的死敌,被雍正剥夺宗籍,赐名阿其那、塞思黑,很快惨死,所以也不可能出现在乾隆朝。宗室远支王爷中也找不到能对应的人。

    至于有人说异姓王,更是不可能。因为清朝三藩之乱后基本不再封异姓王,就算有,也是死后追封(乾隆有追封傅恒、福康安父子为郡王)或者蒙古王爷(无事不进京的,不可能能天天上朝),更不能用数字加王字,那是皇族专享的称号。

    所以,故事,别乱联系历史真实人物。人家电视剧开头就是四个大字“不是历史”。

    范闲娶了林婉儿,范闲是庆帝的儿子,林婉儿是庆帝姐姐的女儿,这算是近亲么?你怎么看?

    从问题中,可以看出范闲娶了林婉儿,也就是范闲取了姑姑的女儿,姑表亲确实属于近亲结婚。过去,近亲结婚的有很多,生的孩子不健康的也有很多。随着医学的进步,大家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就不提倡近亲结婚了,毕竟每家都想要个优质的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健康地成长。

    中国历史上娶了亲姐妹的皇帝有哪些?

    在古代皇权社会,身为统治者的皇帝自然不缺美女,那么有多少皇帝娶了“姐妹花”呢?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清朝康熙帝后宫中更是多达四对“姐妹花”。简单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娶了“姐妹花”的皇帝们。

    1、汉景帝刘启:王娡、王儿姁。王氏姐妹乃西汉初燕王臧荼孙女臧儿之女,姐姐王娡本已嫁普通农家金王孙,后被其母臧儿托关系送入太子府,被时为太子的刘启所宠幸。后在王娡推荐下,妹妹王儿姁同样得以进入太子府。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农历六月,汉文帝去世,刘启继位为帝,同年王娡生下儿子刘彻(后来的汉武帝)。后薄皇后无子被废,王娡和馆陶公主刘嫖联合击败粟姬,王娡于前元七年(前150年)被立为皇后,其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2、汉成帝刘骜:赵飞燕、赵合德。赵氏姐妹出身微寒,赵飞燕年纪稍长时曾在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因此得名“飞燕”。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外出拜访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将府中养的良家女唤出取悦汉成帝,汉成帝一眼便相中了赵飞燕,并将其带回宫中,极为得宠。后汉成帝又听说赵飞燕还有个妹妹赵合德,长的同样极为漂亮,于是便也将其召入宫中,姐妹二人皆被封为婕妤(后赵飞燕晋封皇后,赵合德晋封昭仪),宠冠后宫。

    3、汉献帝刘协:曹宪、曹节、曹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起嫁给汉献帝刘协为夫人,以束帛玄纁五万匹为订婚的聘礼,年幼的女儿暂且留在封国,待年龄长到可以婚配的时候再送进宫。。建安十九年(214年),曹节姐妹三人都被封为贵人,同年汉献帝皇后伏氏被杀。次年,汉献帝被迫立曹节为皇后。

    4、蜀汉后主刘禅:张氏姐妹。根据《三国志·后主敬哀皇后传》记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时为蜀汉太子的刘禅纳车骑将军张飞的长女张氏为太子妃。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张氏被立为皇后。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张皇后逝世,葬于南陵,谥号为“敬哀皇后”。根据《三国志·后主张皇后传》记载,在敬哀皇后去世的同年,刘禅又纳张氏的妹妹为贵人,并在一年后的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将其立为皇后。

    5、汉赵昭武帝刘聪:刘氏姐妹、靳氏姐妹。刘聪后宫有四对姐妹花,一是刘娥、刘英及其四个侄女。刘氏兄妹均为前赵名士刘殷之女,永嘉六年(312年)正月,刘聪皇后呼延氏去世,刘聪于是派大鸿胪李弘纳娶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和刘娥为妃,封刘英为左贵嫔,封刘娥为右贵嫔,并纳刘殷的四个孙女为贵人。二是靳月光、靳月华姐妹。根据《资治通鉴·卷八十九》记载,汉赵君主刘聪在建元元年(公元315年)三月,同时纳了时为中护军靳准的两个女儿靳月光和靳月华,并在不久后将靳月光册立为上皇后,将靳月华册立为右皇后。

    6、北魏孝文帝元宏:冯润、冯清。根据《魏书卷十三 列传第一皇后列传》记载,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冯太后为孝文帝元宏选妃,时为太师的冯熙两个女儿冯润和冯清一起被选入宫封为贵人。之后不久,冯润率先受宠被封贵妃,但之后由于患咯血症被遣回家养病。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立冯清为皇后,冯润重新回宫后与妹妹争宠,最终导致冯清被废、出家为尼,冯熙则于太和二十年(公元497年)被册封为皇后。

    7、周世宗柴荣:符氏姐妹。符氏姐妹是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之女,其中大符后曾嫁给大将军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后李守贞造反被郭威击败,李氏父子自杀,大符后因父亲符彦卿与郭威交好逃过一劫,遂拜郭威为义父。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柴荣夫人刘氏被汉隐帝刘承佑所杀,郭威于是将大符后嫁给其作为继室。显德元年(954年),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大符后被册封为皇后,但仅仅一年便于汴梁病逝。后来,柴荣便将其妹纳入后宫,并于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初九册封为皇后,是为小符后。

    8、南唐后主李煜:大周后、小周后。两人均为司徒周宗之女,其中周娥皇(大周后)在十九岁时嫁给了时为吴王的李煜。建隆二年(961年),元宗去世,李煜继位,周娥皇被册为国后。按照《南唐书》等史料的记载,早在周娥皇病重之际,李煜便已经开始与小周后暗通曲款,并认为这是周娥皇病情加重的原因。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次年,钟太后随之去世,李煜按制守丧,并在开宝元年(968年)服母丧期满后,册立小周后为国后。

    9、金废帝完颜亮:唐括定哥、唐括石哥。唐括定哥曾被册封为贵妃,一度极为受宠,后因冷落而与奴仆通奸,被完颜亮勒令处死。其妹唐扩石哥本为秘书监文某的妻子,但在入宫探望姐姐时被完颜亮逼奸,并迫使文某送妻子入宫,最初也较为受宠,但在姐姐被杀后也被遣出宫,但数日后又被召入宫中,封为修容,此后先后晋封昭仪、柔妃、丽妃。

    10、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海兰珠和布木布泰(孝庄)。两人均为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其中妹妹布木布泰于天命十年(1625年)便嫁给了皇太极,年仅十三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称帝后,册封五大福晋,其中海兰珠被封为关雎宫宸妃,仅次于姑母哲哲;布木布泰则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其便是著名的孝庄文皇后。

    11、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四对姐妹花。一是孝诚仁皇后姐妹,均为赫舍里氏,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赫舍里·噶布喇之女,只不过孝诚仁皇后是嫡出,而平妃则是庶出,所以地位相差较大。二是孝昭仁皇后姐妹,均为钮祜禄氏,是前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姐姐于康熙四年被册封为孝诚仁皇后,那年她才十三岁,康熙十二岁。妹妹就没那么幸运了,只是一名嫔。三是孝懿仁皇后姐妹,均为大臣佟国维的女儿,姐姐佟佳氏,在康熙十六年被封为贵妃,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被封为孝懿皇后,然而一天后去世。妹妹在康熙三十九年被封为皇贵妃,后抚养过弘历。四是宜妃姐妹,均为官佐领三保之女,郭络罗氏,姐姐于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宜嫔,妹妹地位较低是个贵人。

    △“尚宫五宋”并非嫔妃

    除了以上十一位之外,还有人认为唐德宗李适曾同时纳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五姐妹入宫,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此五姐妹入宫乃是因为才学,入宫后主要负责教导后宫嫔妃,堪称“后师”,因姐妹多人被拜为尚宫,故又称“尚宫五宋”,并不是皇帝的嫔妃。

    【PS:由于个人知识有限,或许有所遗漏,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李世民的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吗?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风流好色、后宫如云,唐朝后宫的标准配置是一百二十人,他的后宫达到了数百人,超标数倍。在这些后宫中,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比较出名的一位。杨妃是隋朝公主、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她的儿子李恪文武双全,李世民特别喜爱,甚至想废了嫡子李治立李恪为太子。杨妃也因为特殊的出身和优秀的儿子而广为人知,在电视剧中,她往往和李世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虐恋。

    不过我们如果细阅史料,就可以惊讶的发现,李唐王朝对杨氏女可谓特别青眼,唐高祖李渊后宫就有四位杨氏妃嫔,唐太宗后宫中的杨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杨公主是杨妃一号的话,后面还有二号、三号……不仅如此,这些杨妃(嫔)们同出大族弘农杨氏,都和隋朝皇室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此外,太宗后宫中还有不少和杨氏关系密切的诸妃,比如燕德妃和未来的女帝武才人,她们的母亲都是出自隋杨宗室。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杨妃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可以根据史料一一分析:

    杨妃一号:杨妃为隋炀帝之公主,太宗四妃之一,生育有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

    在历史上,杨妃的大儿子李恪性格果敢、文武双全,尤其精通骑马射箭,颇有其父之风,因此很受唐太宗喜爱和看重,常说这个孩子“英果类我”。李世民曾嫌弃幼子李治性格软弱柔懦,一度甚至打算用庶出的李恪取而代之,终因阻力太大而作罢。不过李治舅舅长孙无忌从此深恨李恪,在唐高宗年间构陷害死了李恪。由于此事,身为太宗头号功臣的长孙无忌后来被弄权的武后逼死后,史书却没有给与同情,反而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该有此报。杨妃的生卒年以及葬地在史料上没有记载,不过李恪的后代在唐宗室中颇有作为,曾出过贤相李岘。

    杨妃二号:齐王妃杨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太宗后宫编制队伍,因为她的身份一直是李世民胞弟李元吉的妻子。

    齐王妃源自隋朝宗室,为隋观王杨雄之侄孙女、杨雄之子杨师道的从侄女,出身可谓高贵。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由于齐王妃杨氏天姿美貌风采过人,李世民大概早就觊觎弟媳的美貌,总之不久之他就强行占有了杨氏。风流好色后宫如云的李世民却也真的对弟媳妇动了几份真心,齐王妃一直宠眷不衰,她后来还生育了李世民的幼子曹王李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打算把宠爱多年的弟媳杨氏扶上皇后宝座,后被魏征劝谏。齐王妃杨氏的生卒年亦不详,她的儿子曹王李明后来被高宗李治诏令出继李元吉为后,永淳年间,因李明和皇太子李贤有所来往,在武后的授意下,李明被逼自杀。

    杨妃三号:赵国太妃杨氏是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的母亲,李福的墓志铭中称生母为“杨贵妃”,可见杨氏在太宗时期当位列四妃之一。

    赵国太妃的家世和生卒年亦是不详,不过她能位列后宫一品四妃之高位,出身弘农杨氏当无疑问,而且极有可能也是出自隋朝宗室。唐太宗去世后,杨妃母以子贵,被尊崇为赵国太妃,出宫随儿子赵王李福就藩颐享天年。

    杨妃四号:唐太宗杨婕妤出身隋朝宗室,为隋观王杨雄的孙女,观王之子杨恭道的第三女。

    她出身名门,因此在贞观某年被唐太宗册封为正三品的婕妤,属于内命妇里的高位品级。由于史料匮乏,杨婕妤的生平暂时不为人所知,仅有婕妤册文收录于《全唐文》。

    杨妃五号:后宫杨氏不见于史册,仅出现在其弟杨台的墓志铭中。这位杨氏是隋朝著名权臣越国公杨素的孙女,其子杨玄奖之女。

    隋炀帝大业中,杨素嫡长子杨玄感趁炀帝亲征高句丽之际,于洛阳起兵造反,其弟杨玄奖意欲响应却先被郡丞所杀。隋炀帝平叛后,杨玄奖家眷按例被籍没入掖庭,杨氏女可能入宫后为宫婢。李唐取代隋杨后,杨氏在某年被李世民看中,成为了他后宫中的一员。贞观七年,杨氏的弟弟杨台因“姊在后庭、编名戚里”,得以因“妃嫔之亲”的缘故被封为正七品上的尚食直长,其后她的经历就不为人所知了。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