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如何写好五绝诗和七绝诗

时间:2024-04-19 14:24:23 浏览量:84877

    兼长五绝与七绝

    如何写好五绝诗和七绝诗?

    简单五个字,

    阐明此诗意,

    语句不啰嗦,

    解读大问题。

    (我的回答,良)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种文学体裁在历史长河里都有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诗歌从《诗经》开始,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推崇的文学表现形式,因为其简洁精炼寓意深刻而备受大家们的喜爱。

    广义的诗歌包括诗、词、曲,而广义诗歌里的诗这一类,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朝以前诗歌就是古体诗,又叫做古风,唐朝时期又形成了一种新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律诗。词和曲笔者就不在此多说了。

    《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这两部诗歌集是属于古风的,受他们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有名的诗人,比如建安七子,比如竹林七贤,如陶渊明、谢灵运等,涌现出了很多名作,比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到了唐代,诗歌到了她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乐府、歌行、律诗、绝句等,什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边塞诗人、山水田园诗人等等,而很多诗歌名人名句,也大多是唐代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白居易等,还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对唐朝诗歌黄金时代的一个验证。

    由此可见,七律、七绝和五律、五绝都是出现在唐朝,而七言和五言,则是唐朝以前就有的体裁。所谓七,就是诗歌每一句话为七个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相同,五就是诗歌每句话为五个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以“七”和“五”只是特指诗歌的字数,没有其它含义,比如古体诗里,还有四言、六言和八言甚至是十言的,但是数量不多,居多的还是七言和五言。

    所以七律、七绝、七言的区别与五律、五绝、五言的区别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可,就是律诗、绝句、古风的区别。

    首先说说律诗与古风的区别。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其次谈谈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一是句数上的区别,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两句一联,依次从第一句开始数,1、2两句为首,3、4句为颔,5、6句为颈,7、8句为尾。其实这个很好记,首是头,颔是下巴,颈是连接头和身子的,尾当然是尾巴了。而绝句之所以叫绝句,就是将律诗拦腰斩断,剩下四句话,这个绝句的“绝”字就是“断”的意思,绝句没有首颔颈尾之说。也就是说,律诗一般是八句,绝句是四句。二是平仄形式,都有平起式、仄起式。三是押韵方面,律诗一般偶句(二、四、六、八句)押韵就可,而绝句一般首句也是要求入韵的,也就是相当于一、二、四句押韵。

    诗歌的起源很早,其种类也是不断演变,由歌而诗,由诗而词,由词而曲,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颗耀眼的瑰宝。

    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七绝七律、五绝五律?

    本人学诗不多,见识有限。就我的理解、体会来回答这个问题。

    七绝是指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全诗四句共二十八字。

    七律是指七言律诗,每句七字,全诗八句共五十六字。

    五绝是指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全诗四句共二十字。

    五律是指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全诗八句共四十字。

    七绝、五绝、七律、五律有古绝、古律和律绝、律诗之分。

    古绝、古律多见于唐朝之前,唐朝以后则逐渐规范,后人称为近体诗。

    古绝、古律不拘泥于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不须对仗。

    近体诗则比较严格,在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全诗八句,分首联、颌联、颈联、尾联组成,其中颌联、颈联必须对仗工整。一般只押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邻韵通押。整诗讲究平仄交替、粘连。意境分明,难度极大。

    七绝,七律,五绝,五律谁知道分别的平庂是什么?怎么样?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明确的一点是:只需要熟练掌握了五绝的平仄,其他的七绝、五律、七律的平仄就都知道了。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推演。

    五绝、五律的平仄

    五绝有一种正格、三种变格,在此基础上还有不同的变格。

    只要你掌握了五绝的正格,其他三种变格就掌握了。只要掌握了‘孤平’的定义,其他变格也就可以推演出来了。

    五绝正体格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下面,我们用这个正体格律来推导一遍,摸清楚其中的原理:

    ▲明确五绝的结构

    五言绝句有两联,每一联有上下两句,每一句的主要组成要素是‘平平、仄仄‘。

    这个定义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很重要!

    如果忘记了这个结构的定义,后面的一句之内、一联之内、联联之间的关系就会模糊。

    ▲按照’相间‘的原理推导第一句

    ▍相间,就是间隔开来。

    一句的主要组成要素是‘平平、仄仄’,叫做双音节。

    ‘平、仄’是单音节。

    五绝正格第一句是五个字,分为一个单音节、两个双音节。

    这种分法是按照‘马蹄韵’来分的,把马蹄韵放在一边。

    我们先放置一个双音节:平平

    然后,按照相间的原理,在‘平平’后面放一个双音节‘仄仄’

    就组成了:平平仄仄

    最后,在前面放置一个单音节‘平’

    得出五言绝句正格第一句:平平平仄仄

    ▲根据‘相对’原理推导出第二句

    每联上下两句的平仄要求相对。

    ▍什么是相对呢?就是相对立、相反。

    已知五言正体格律的第一句: 平平平仄仄

    按照相对的原理,推导出五言正体格律第二句:仄仄仄平平

    这两句是一联。

    第一句,第二句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理’就能推导出来,简单吧?

    ▲根据‘相粘相错’原理推导出第三句

    联和联之间要求相粘相错。

    ▍什么是相粘,就是相同!

    五言绝句正体格律第二句为:仄仄仄平平

    按照相粘的原理,下一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

    不过,这时候还要引进另外一个概念:相错。

    ▍相错,就是把第二句的最后三个字错位,然后放在第三句。

    第二句的最后三个字:仄平平

    错位之后就是:平平仄

    然后,把这个错位后的‘平平仄’放入第三句的最后。

    那么,调整之后的第三句就是:仄仄平平仄

    切记,在两联之间的时候按照‘相粘相错’的原理,就能把第三句推导出来。

    ▲继续按照‘相对’的原理推导第四句

    五绝的最后一句,和第三句是一联,就要按照‘一联之内相对’的原理推导。

    第三句: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平平仄仄平

    就这么简单,一首正体五言绝句的格律被我们推导出来了。

    ▲五绝的其他三个变格

    刚才,我们推导的是正体的五言绝句,而五言还有其他三种形式,其开始的第一句句式分别是:

    平平仄仄平:尾字为平声韵的;

    仄仄平平仄:尾字为仄声;

    仄仄仄平平:尾字为平声韵的;

    再加上这句‘平平平仄仄’,合计四种起始方式。

    大家只需要记住第一句,按照前面‘相间、相对、相粘相错’的原理都可以推导出来后面的三句。

    重点是动手推演!

    ▲五律的平仄

    五律的平仄是在五绝的基础上继续向下按照‘相对、相粘、相错’的原理继续推导、演化,就可以了。

    五律的正体格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当我们推导出来的时候,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平仄’不断重复的过程。

    七绝和七律的平仄

    七绝的平仄是在五绝的基础上衍生的,只要在五绝的每一句前面加上‘平平、仄仄’就能推导出七绝的平仄来。

    ▲七绝是在五绝的每一句前面增加双音节

    五言绝句正体格律的第一句:平平平仄仄

    七言绝句正体格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按照一联之内相对的原理,推导出第二句

    七言绝句正格第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绝句正格第二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照联合联之内相粘相错的原理,推导出第三句

    七言绝句正格第二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正格第散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意,最后三个音节还是从上一句倒过来的。

    ▲七绝是在五绝前直接加上一个相反的双音节

    (仄仄)平平仄仄平:尾字为平声韵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尾字为仄声;

    (平平)仄仄仄平平:尾字为平声韵的;

    再加上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合计也是四种起始方式。

    ▲七律的平仄

    在七绝的基础上,按照‘相间、相对、相粘相错’的原理继续推导、演化,也能推导出来

    七律的正体格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当我们推导出来的时候,还会发现这是一个‘平仄’不断重复的过程。

    结论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的平仄其实就是一个规律不断演化、循环的过程。只要掌握了第一句,按照上述‘相间、相对、相粘相错’的原理,就完全能够自己推导出来。

    不过,记忆绝句和律诗的平仄格律,最重要的是动手推演,基本一周时间全部可以掌握熟练。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古诗新作(七绝、五绝)?

    七绝· 莲 捻

    莲惜娇蕊影成昨

    清芳雅逸梦难着

    无情瓣落心尘外

    绕指余芳霜风夺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