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木门厂家_大连大成木门厂

《道德经》第十四章怎么解释

时间:2024-04-26 18:49:56 浏览量:2323

    赵妙果讲解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第十四章怎么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想理解,先熟读,自然能领悟!

    《道德经》第14章,如何翻译?

    来做作业,讲的不好还请包含: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绳(mǐn)绳兮不可名⑧,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是《道德经》关于自然中物的追问。这个是在犹如王阳明刻竹几近呕血的状态下,才能明白。了解物质的组成切入点有多么的难。

    物质其中的道理,看见也是没看见,听见也是没有听见,摸也是摸不着,用看,听,摸都是人感官所有,并不能看透,听透,摸透。所以混而唯一的呈现在你眼前。上面不明亮,下面不昏暗。用很多绳子来计算,不可以得到其中的名字。(也就是数学的方式来描述物质,也不可能得到其中的名字)。都归于到无物。这种数学公式(这样好理解)和其微小物质(粒子或者更小的组成甚至只是极小空间的小小震动)这种无物之之象叫做恍惚。

    剩下的自己悟吧。

    我想说的是感谢牛顿吧,感谢为科学点燃之前所有在这方面堆积的数学公式和物理知识吧。科学的大门真的是太难打开了。

    我们的先祖这么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寻找其中的奥秘。后辈需要努力啊。

    《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应该如何理解?

    这一问题,请参看头条号“国苑芳华”先生的回答。

    老子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不下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它无形无状,怎么也看不见,我们把它叫做“夷”;它无声无音,怎么也听不到,我们把它叫做“希”;它无质无量,怎么也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微”。这三者,其实无法区别或探究。总而言之,它其实就是一个东西,那就是“一”,也就是“道”。向上看,它上面并不明亮,向下看,它下面也并不昏暗,他渺茫而又不可名状,只好把它归于无物。这就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体。这就叫“惚恍 “。从前方去迎接它,看不见它的头;从后面去追赶它,看不见它的尾。

    根据太初的大“道“运行规律来考察当今事体。我们就能了解元始是怎么开始,这就叫掌握了”道“的原则。

    大意:

    本章讲述的是“道”的表现形式。“道”没有形状,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但“道”又确实存在,绵绵不绝,是没有形状的实在。

    如何理解《道德经》尾章的“不争”?

    道经《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展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崇高的德行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生长而不同万物相争,它总是停留在蛮通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首"。上善的人,进退出处,能像水那样安于卑湿:立志存心,能像水那样博大深远:交朋结友,能像水那样仁爱相亲:说话发言,能像水那样诚实守信:在为政上,能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在办事上,能像水那样无所不能:在行动上,能像水那样待机而作。正因为他像水那样洒脱超越,与世无争,所以从来不会有过错。

    德经《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的话不漂亮动听,漂亮动听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牙利舌,巧牙利舌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博杂,博杂的人不是真正有知识。圣人不积累身外之物,尽全力帮助别人,结果他自己反而更充足:尽一切给予别人,结果他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使万物得到好处而不加任何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只为他人效劳而从不与人相争。

    老子说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还是万物的规律?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先秦时代老子一系的思想家以道为尊,以道为本,故而被后人称为道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写了五千余言《道德经》,阐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也全部是围绕着“道”这一概念而展开的。那么老子之“道”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居士我从三个方面阐释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这个概念:道。

    一、道是一种实存之物

    老子认为,道首先是一种真真切切存在着的实存之物。但道这种东西和其他实存的事物不一样,因为它虽然存在,但我们看不到它的形状,听不到它的声音,也摸不到它的质地,正如《道德经》第十四章所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虽然真实存在,但却没有形象。所以我们无法用经验去把握它,也不知道它的名字,老子也不知道,只能勉强把它称作“道”。

    道没有形象,也没有名字。因为有形象、有名字的事物,只是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具体事物,它们不能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有来有往。但道不一样,它一直存在着,无始无终,遍布于任何一个地方。所以道不受任何形象、名字的限制,道就是无限。正如《道德经》第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把“道”这种东西同时称为“无”和“有”。说它“无”,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说它“有”,是因为它真实的存在着。

    道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它在天地宇宙生成之前就已经恒久存在了,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因为天地宇宙都是具体的事物,在时间上有一个开端,而道是永恒的,没有开端,一直存在着。不仅如此,道还是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产生的。

    道是如何产生万物的呢?老子描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这一过程的详细解释,请见:万物是如何产生的?老子说:道经过一、二、三生成天地间一切事物)而且道不仅仅是创生万物,它还附在万物之中,蓄养它们,培育它们。

    二、道是万物运动的规律

    老子为什么要把“道”称为“道”呢?

    因为“道”就是道路,我们今天依然这么说。不过《道德经》中说的“道”,可不是我们日常所走的道路,而是万事万物所必走的道路。这个道路是什么?就是事物的规律,但不是每个事物的特殊规律,而是所有事物的最普遍的规律!

    道生成万物之后,附着于万物,作用于万物,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呢?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

    1、一切现象都是相反相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性质,而且这些性质是两两相对,两两相反的,如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等……这些相反的性质又是相互成就的,因为离开一方的对比,就无法显示出相反另一方了。比如我们说某个身高一米九人长得高,是因为有身高不足一米九的人和他相比,如果他站在姚明跟前,他也成了矮个子。可见,高与矮相互成就,没有矮就没有高。因此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正是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老子还指出,这些相反的性质不仅相互成就,还会相互转化,一方之中就蕴含着相反的另一方,事物总是朝着它的反面运动。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事物是循环运动的

    道是创生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产生的,事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离道越来越远,最后又复归于道,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轨迹。正如第二十五章说: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能生成万物,它的作用广大无边,所以将道称为“大”。万物从道中生成后,周流不息的运动着,所以称为“逝”。万物在运动过程中离道越来越远,所以称为“远”。但是物极必反,万物远离道后,又会复归于道,所以称为“反”。

    正如上面所说,事物朝着它的反面运动,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圆圈,就像太极图一般,事物的运动总是回到它的最初状态。其实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极为常见:月亮从盈变缺,又从缺变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历史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从婴儿渐渐长大,生下后代后逐渐老去、死亡……

    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就是返回其初始状态,生生不息。

    三、道是人行事的准则

    道作用于万事万物时,就表现为事物运行的规律,当它作用于人类时,就成为人行事的准则。当道成为人的行事准则时,又被称为“德”。“德”字其实就是“得”字,德就是人从道中得到的东西。正如《管子》中所说的:“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道是万物的普遍规律,而德是专属于人的特殊规律。如果人对于道有所体悟,能够遵守道的规律去做事,那他就是有德之人。

    因此老子的著作被称为《道德经》,就是说此书不仅阐释“道”,还要阐释“德”,即指导人们如何做。

    那么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才符合“道德”呢?

    1、自然无为。

    老子说的无为,指的是不妄为,即顺应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因为道不是依靠外在的力量,而是作为外物的内在规律,驱动着万物的运动与发展,这就是“道法自然”。所以我们人类在做事事,也应该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去做,不妄为,不强求。

    比如贤明的统治者(圣人)帮助黎民百姓自我发育,不用严刑峻法去约束百姓,也不用横征暴敛去侵扰百姓,如汉代的文帝景帝用老子的学说让百姓休养生息,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而那些失败的统治者们则恰恰相反,他们要么是什么都不做昏君,要么是胡作非为的暴君。

    所以《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并不是教导人们无所不为。它的真实意思是:只要采取“无为”的态度,所有的事都会水到渠成。如果君主以“无为”治天下,那么就能“为无为,则无不治”。

    2、清净无欲。

    因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从道中产生的。而且正如上面所说,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最终复归于道。而道的特性是空虚寂静(无),但它发挥出的作用却是永不穷竭的(有)。空虚之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空屋才可以住人,空碗才可以盛饭。所以人也应该复归于道,像道一样清净无欲。

    3、柔弱不争。

    上面说过,道的运动规律就是相反的属性相互成就、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在做事时,不应只考虑正面因素,也应从事物的反面去考虑。

    普通人在看待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其反面。老子则认为,要全面的看待问题,执守事物反面所产生的作用可能要胜过事物正面的作用。

    具体而言,世上每个人都争强好胜,想向上爬,所谓“人往高处走”,这就是只看到正面。老子认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会像水一样,因为“水往低处流”。世人争强好胜,学道的人就要柔弱不争,正如第二十二章所说:“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热门话题 更多